第20章 法医秦明
“强奸、杀人、碎尸……”冯凯思索着。
“没了吗?”顾红星接着问。
“耻骨我锯了下来,正在煮着。”卢俊亮指了指解剖室门口的炭炉,说道,“等一下我来算算年龄。”
“煮什么?”顾红星问。
“用耻骨联合面来推断年龄。”冯凯回答。
“这你都知道?”卢俊亮讶然,“去年才有法医前辈公布了这种方法,我也是刚刚学会,还准备给你们一个惊喜呢。”
说完,卢俊亮走到了门口的炭炉边。炭炉上有一口铝锅,此时锅内的水早已烧开,锅盖“噗噗”地跳动着。卢俊亮揭开锅盖,一股“肉香”扑面而来。
顾红星有些反胃,干呕了一下。
卢俊亮用筷子夹出锅内的骨骼,说:“煮熟,是为了软组织更好剥离,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骨质上的纹路了。”
“喏,按照老前辈的方法,这个死者应该25岁左右。”卢俊亮说,“误差在正负两岁。”
“这么准?”顾红星怀疑道,“比用牙齿推断年龄还准?”
“不知道,我也是第一次用。”卢俊亮说,“要不,等破案了再验证一下?”
“托你吉言。”顾红星说,“那死因能看出吗?”
“看不出。”卢俊亮摇摇头,说,“反正腹部没有损伤,具体死因,还得找到更多的尸块才能下结论。”
尸检结束后,已经是深夜。顾红星想了想,还是让大家好好休息,而自己则连夜去办公室给局党委打起了报告。
第二天一早,专案会准时开始。
“考虑到两块尸块之间距离50公里,而且都是铁路沿线。”顾红星说,“目前推断,嫌疑人应该是从火车上抛尸。死者是一名25岁左右,身高158厘米的年轻女性,没有生育史。”
“铁路抛尸?”殷俊提出了一个问题,“那条铁路,好像既跑客车也跑货车,能判断嫌疑人是坐的客车还是爬的货车吗?”
“包装物都没有,都不避讳人,肯定是爬的货车。”卢俊亮说。
“那可就不好查了,据说这条线路上的货车还真不少。”殷俊说。
“这个我有不同意见。”冯凯举了举手,说,“你带着一具100多斤的尸体,能爬上货车?”
“嗯,从尸块的皮下脂肪厚度看,这女的至少不瘦。”周满帮腔道。
“那会不会是停车的时候上去的?”卢俊亮问。
“货车出发前,司机都是要检查车厢的。”冯凯说,“而且,如果真的不避讳人,他为什么要给尸块喷那么多杀虫剂?如果爬货车,喷杀虫剂就真的是多余动作了。”
“这是个矛盾点。”顾红星说。
“我觉得不矛盾。”冯凯说,“假如我是嫌疑人,选定了火车抛尸。那么,最好的办法,就是用一个行李箱或者大袋子,把分解好的尸块装好,然后正常乘车。现在是10月初,还是有不少苍蝇的,为了防止招苍蝇,他只能给尸块喷上杀虫剂。也就是说,尸块有一个外包装物。而我们看见的塑料袋,实际上是嫌疑人为了方便抡起来抛尸的,并不是为了隐匿尸块的。”
“哦,有道理。”卢俊亮说。
“如果这样做,那么坐客车更方便。”冯凯说,“只要他每隔一段时间上趟厕所,在厕所里依次抛掉一块尸块就可以了,并不会引起其他乘客的注意。”
“你要这样说,确实可以解释一切。”卢俊亮说,“那是不是就好查了?”
“也不好查。”顾红星皱着眉头说,“铁路沿线这么长,嫌疑人是哪里人?从哪个站点上车的?坐的是哪一趟车?这些都不太好查。”
“实在不行,我们把所有途经这条线路的火车都查一遍。”殷俊说,“专门找厕所里的痕迹。”
“不可行。”顾红星说,“每趟车都有很多厕所,线路上又有很多趟车,还不能影响火车的正常运营。这要查起来,得派多少民警跟车搜查?”
“是啊,炸药清查行动还在收尾的关键时期呢。”冯凯说。
大家陷入了沉默。
“其他尸块呢,师父,有人去找吗?”卢俊亮问。
“有。”顾红星说,“昨晚我就连夜打了报告,要求市局通知这条铁路沿线所有辖区的派出所,派出人手沿着铁路两边寻找。这个工作今晨就开始行动起来了,我们区涉及的三个派出所都已经出动了。不出一天,就会有更多的尸块被收集到我们区殡仪馆的。”
“通过尸块,也许能找到其他的线索吧。”卢俊亮说。
“可是我们不能光等尸块啊。”顾红星说,“还得想想别的办法。”
“从杀虫剂入手呢?”冯凯说,“我们目前找到的两块尸块,不管是在水中泡了好久,还是在空气中晾了好久,都能闻到明显的杀虫剂味道。如果嫌疑人带着一大包尸块乘车,当时的杀虫剂味道应该更浓烈,一起乘车的人应该会有闻到的。”
“这是一个好办法!”顾红星拍了一下桌子,说,“我